当前位置:多彩贵州>聚焦贵州>

从荒山到森林 这对夫妻用了34年造福一方百姓

中国网贵州7月9日讯 曾经,这里流传着一句谚语——“山顶摘帽子、山腰挖肚子、河边堆砂子”。现在,这里变成了“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河边盖裤子”。这里是盘州市响水镇马场村,从荒山到森林,这里的一对夫妻用了34年造福一方百姓。

他们植树造林的故事还得从1985年说起,那年,徐东菊33岁,丈夫邹德信31岁。她是盘州市响水镇马场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他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建筑“包工头”。

马场村距离盘州市中心有50余公里。村民们依山而居,仅靠传统种植维持生计,村民盖房子、煤矿用材,都往山上砍树,有棵稍稍大点的,都被砍了。山上只有极少的灌木,已经没有成材的树林,一到雨季就洪水泛滥,淹没村庄大片良田。由于小煤窑的私挖滥采及村民无节制的开荒种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看到眼前的一幕,徐东菊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说服了丈夫放弃赚钱的建筑手艺,回乡跟自己承包荒山造林,改变满目疮痍的家乡生态。经过一番对接,同年6月,徐东菊夫妇与当时的马场乡政府、马场村83户农户,分别签订了一份”50年一个周期”的承包荒山植树造林的合同。承包了村民的荞麦地1500亩,国有林地140亩。

对于植树造林的过程,现在已经76岁的徐东菊记忆犹新。“刚接手的荒地、荞地、瘦地,几乎看不到一棵树。植树!首先,还得解决树苗的来源。”

由于承包的荒山只适合种植杉树、柳杉和柏树,承包的当年冬季,徐东菊和丈夫就面临着缺树苗的窘境。在得知当时几十公里外的板桥有树苗出售后,夫妻二人就各赶着一匹马,向板桥进发。

“一匹马一次能驮3000株树苗、可种10亩,两匹马一起,需要翻山越岭前往板桥82次、160余天。加上树苗运回来需要花大量时间种植,于是我们计划分年度实施。”徐东菊说道。

“可是次年,我们千辛万苦用马驮来的树苗,却因水土不服,成活率相当低。于是我到林技部门咨询,被告知最好在本地育苗。”邹德信说道。

于是,夫妻俩在林业部门提供的量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只好到周边乡镇的山头,爬上杉树采摘果球,从果球中剥出种子,自己培育。种子有了,技术又成了难题。随之,徐东菊与丈夫又不断参加育苗和造林的技术培训。邹德信甚至专门到当时的六盘水市农校,学习了3个多月。

采种、育苗、植树,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他们终于将承包的1600多亩荒山,全都种上了自己亲手培育的本土树种。“远看像挖煤的,中看像要饭的,走近再看,原来是造林的。”这就是当时夫妻俩当年艰苦创业,育苗造林持之以恒的真实写照。

经过夫妻俩几十年的努力,马场村的森林覆盖率,已经从那时的不到10%,增加到2016年的64%。这几年脱贫攻坚布产业,村里又种植了刺梨、软籽石榴2300多亩,现在全村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93%。山上下雨河里流淌的也是清水。

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夫妻俩探索出一条致富的道路,培育树苗。于是,从1986年开始,夫妻俩又加大了培育树苗。当成为周边乡镇有名的“育苗大王”后,人们纷纷慕名前往马场村徐东菊夫妇的育苗基地购买苗木,甚至出现了“云南马帮”结队前来马场驮树苗的热闹场景。从育苗到栽种、管护,徐东菊夫妇使用了当地大量村民作为工人,每年支付的工钱超过了10万元。

当时,买苗还得排队,徐东菊家的苗已经供不应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徐东菊夫妇的育苗基地干过几年活的村民肖慈福、王祥、宋明高、王云花、尹学达、陈本书等农户也开始慢慢学着育苗。现在,他们自己成为育苗专业户,并且用车将树苗拉到云贵两省的县乡村“赶转转场”,一年卖树苗的收入有七八万元。

“我从2004年开始育苗,卖树苗的收入也从每年几千元发展到后来的数十万元。2011年至2014年,是我效益最好的时候。2011年,150亩育苗基地的苗就卖了70多万元。”肖慈亚说。

响水镇副镇长邹红做,是20多年的林业工作者。他说,徐东菊、邹德信夫妇自1985年开始承包荒山造林,至今已经带领马场村村民植树1万多亩,响水镇的4万多亩的用材林,相当一部分是徐冬菊与丈夫育的苗。周边云贵两省交界甚至远到广西、江西等省区,有20万亩森林,是徐东菊、邹德信带领乡亲们育的苗。从1988年开始,马场村承包荒山造林的专业户,陆续发展达到了12户,个体户发展达30多户。

据不完全统计,30多年来,马场村村民平均每年卖出的树苗,超过400万株。供给云南、广西、江西等省区的杉树苗,造林面积超过了20万亩,产生了巨大的生态与经济效益。而苗木给村民带来的收入,每年接近百万元。

这组傲人的数据掺杂了徐东菊夫妻俩的造林辛酸史。从33岁风华正茂时开始与31岁的丈夫承包荒山植树造林,到67岁满头银发岁月留痕,1996年、2000年、2002年连续获得“全国三八绿色奖章”“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女标兵”荣誉的徐东菊依然育苗不止,造林护林不止,劳作于千亩森林中。

现在的她自豪的说“年轻时再累不知道累,一滴血一滴汗地苦,现在养老可以靠山上的树了。”(蔡小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