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多彩贵州>

阳光灿烂的日子!寻访三线建设老校友

“云贵高原啊你好,黄河儿女来报到,就像儿子向往着母亲,我一头扑进你怀抱,扑进你怀抱抬头把你瞧,我爱你群山是群岛,我爱你白云浪滔滔,我爱你满山遍野的瑰宝,怀揣祖国的派遣,我们来了来了……”

合影留念

7月14日,在六盘水三线建设博物馆会议室内,来自陕西铜川工业技术学院的校长张晓彻,带领学院老师远赴千里之外的六盘水,见到了1966届陕西铜川工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

寻访,在老校友的诗中,在一次次握手中,时间的指针拨回1966年,当时称为陕西铜川煤矿技术学校的160名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奔赴大西南,为三线建设贡献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老校友的故事

“到边疆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是那时青年人的志向,72岁的杨正民就是其中之一。

“铜川是我的故乡,生我养我,但我在铜川生活的年头只有18年,我在贵州生活了53年,这是第二故乡,青春都在这里。”53年的岁月里,杨正民参与了许多六盘水的第一次:六盘水煤气公司从筹建到第一次投产、六盘水32层108米的第一座高层建筑建设……

53年来,学校教授的“不会不懂就学,干一行爱一行”让杨正民克服重重困难,面对苏联淘汰的设备,没有图纸,他和“战友”就拆设备,重新绘图组装,依靠学校教的技术,他们在这片土地人留下的汗水和血泪,也见证六盘水从荒山变成美丽的城市的蜕变。

“感谢感谢。”老校友陈冬梅和老伴汤群不住地感谢对前来看望他们年轻一辈的老师,对他们而言,这是一场跨越千里的温暖凝视。

美好的三线记忆

“53年前,我们六六届160名同学,在李校长和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贵州,而今40人已离世,其余奔赴在全国各地,53年后,母校没有忘记我们,千里看望的情谊让我们感动。”

陈冬梅一直记着母校的教导:“老老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她把三线建设的生活汇聚成一份《激情燃烧的岁月》手稿,将一个学子在三线建设中经历洗礼和锤炼,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战士”发光发热,从青春年少到古稀之年的成长旅途,作为“交给学校的最后一份作业”递给学校的老师。

“53年,学校成长为今天的陕西铜川工业技术学院,我们学子感到骄傲,六六届的同学也没有给母校丢脸,更无悔当初的选择。”

53年前,送“你”离开千里之外,多年后,为看“你”奔波千里而来,滚动的车轮像一颗石头,激荡起岁月的记忆的巨大涟漪。

有因三线把雨伞、胶鞋、棉袄当三件宝,而今一直坚持雨伞随身携带老习惯的同志韩明谦;有凭一句“你报名!我报名!”入伍参军,抡起袖子跳到齐腰泥沙里抢修公路的贾荣军;有像男同志一样下井测量,做记录,加班绘图的安华珍;有半夜被耗子抓头发惊醒的柴万山;

“生病了吃过最好的‘病号饭’是一碗热面”,“刮风漏风,下雨漏雨,冬冷夏热像蒸笼”,“年轻嘛,不怕!”

……

而今这些光阴故事,都在皱纹和白发中以云淡风轻的笑谈诉说,也在三线博物馆中的矿车、机床等老物件的中被感知。

“来的59名老师都是党员,老校友们传递的精神就是学校的魂,要发扬光大更要传承,在课堂上,更在今后的工作中。”陕西铜川工业技术学院的校长张晓彻向老校友们发出邀请:“欢迎老校友们常回家看看”。

“我来到你的城市,走过你来时的路”在这场岁月的“对话”里,老骥伏枥,千里不止,再回首,“献完青春献子孙”,再回首,“鬓微霜,又何妨!”

三线博物馆内

在三线博物馆的一方小小会议室内,老校友清清嗓子,在学校老师年轻的双眸的注视中,一节一节的拍子声中,一首《革命人永远是年轻》被三线人赋予新的诠释:“三线人情怀系乌蒙,建设者听党召唤,来到高原,头顶青天,脚踏荒原,建起了座座工厂矿山,献青春,献子孙,献给贵州大三线”……

三线记忆

汤群夫妇在以自己为原型的蜡像前合影

题词

(作者:刘定珲、魏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