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多彩贵州>

《一生一事》

遵行大义,守望故土。有这样一些人,默默奉献、卓尔不凡,用双脚丈量大地,以真情坚守传承;心之所向,行之所道。有这样一群人,于小我中有大我,于小爱中有大爱,用双手书写人生,以奉献诠释责任。 

由遵义市委宣传部指导策划出品的微纪录片《守望遵义》今日播出第八集——《一生一事》

有人说,黔菜是川菜的衍生。中国国宝级烹饪大师、黔菜泰斗古德明则认为:“黔菜是一个综合性的菜系,集百家之长,又有别具一格的特色,相较已成熟的八大菜系,黔菜是一个年轻却极富生命力的全新菜系。”

遵义地灵人杰。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遵义在餐饮上得风气之先,别具一格。抗日战争、南下、支黔、三线建设……天南海北人来到遵义,带来了东西南北味。各种饮食文化在遵义生存发展,而后形成独树一帜的“遵菜”,成为黔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德明1930年出生于重庆璧山县,1936年随父母入黔,在遵义定居,从那时起,他的一生就紧紧与遵义这座城连结在了一起。

为奉养母亲,古德明12岁入行,从学徒做起,与餐饮这个行业结下不解之缘。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国民政府迁至西南重镇重庆,贵州的战略区位凸显,成为战时陪都的天然屏障。各类人员纷纷涌入贵州,其中就包括来自全国各地的厨师。他们在贵州各地开设了大大小小的餐馆,包括在遵义开设的北平正阳楼、上海酒楼、中原饭庄、西湖川菜社、蓉渝菜社、怡利楼、鹏来饭店等。曾在这些饭店当学徒、做工的古德明凭着勤奋好学,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厨艺,对各个菜系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为他之后将黔菜发扬光大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凭借精湛厨艺,1950年,古德明担任遵义地委机关首长厨房专职厨师,后任遵义地委厨房总班长。1957年,遵义建起了纪念桥招待所(现遵义宾馆),由古德明带领员工进行餐饮服务。在遵义宾馆供职期间,古德明精湛的厨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和称赞。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接待来华援建的苏联专家,古德明还自学了各种西式菜的做法。

在遵义宾馆工作期间,古德明潜心研究中国各大菜系的风味特点,注重其它菜肴与贵州传统风味的结合,先后推出了具有黔北风味特色的菜肴和名宴,包括龙包凤胎、茅台酒焖地龙、向阳竹荪等。自1983年首届中国烹饪大赛起,他多次获得全国性烹饪比赛金奖和银奖,并在多届国际国内大赛中担任评委,在黔北烹饪界享有“古家全”的盛誉,并获得“改革开放30周年功勋人物中国饭店与餐饮业终身成就奖”“中国餐饮文化贡献奖”等荣誉。

在黔菜一派中,古德明是承上启下的领军人物,对于黔菜菜系的形成及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2年,古德明从遵义宾馆退休。退休后的古德明并没有闲着,他放下锅铲,拿起笔杆,探索并总结出了具有我省特色菜肴的管理和建设模式,在量化、标准化、规范化上下工夫,致力于通过规范教育来提升黔菜的品味,通过对饮食文化的普及、发展和继承助推“黔菜出山”。

数十年烹饪生涯中,古德明还悉心栽培后辈,“七分做人,三分做菜”“以德修身,以艺养身”“做一辈子学一辈子”“不误人子弟”……如今,他的弟子已遍布全国各地,遵义更是超过60%的餐厅主厨都是他的门徒,为黔菜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培养了一支生力军。(遵义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