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多彩贵州>

杜鹃花开的时候,你可记得我?

——记毕节市纳雍县龙场镇返乡创业青年李江

3月24日下午,伴随着明媚的阳光,笔者一行来到位于毕节市纳雍县龙场镇小营社区的杜鹃花育苗基地。基地入口两旁的几株杜鹃花开得正艳,一位个子高大的青年男子穿着齐膝的水鞋从基地转角处向大家走来,他就是返乡创业人员李江。

李江查看刚育出的杜鹃花小苗

萌生创业梦 外出学技术

2012年4月,家住纳雍县龙场镇双塘村的李江因跑车竞争大,产生了外出学一门致富手艺的念头,于是,他抱着外出闯一闯的念头,接了一单从云南昆明到浙江的花卉运输生意,“当时别人要一万多才跑,我就当去了解市场,9000块也接单了。”李江说,来到浙江后,他先后到几个花卉基地考察了两天,觉得市场前景不错,正好他又遇到一个花卉基地在招工,于是不顾家人反对,回来后他就把贷款买的9.6米的大货车卖掉,跑到浙江的花卉基地做起了小工。

2012年9月,李江在浙江打工的第三个花卉基地的老板发了10多株“稀奇货”,好奇的他跑过去凑热闹,“当时我一看,不就是我们家乡山上的杜鹃花嘛,满山都是,没啥子稀奇的。”可当他听说这些胸径在10公分左右的杜鹃花每株价格在6000元左右,他的心平静不下来了。“我去浙江就是为了学到技术,然后返乡创业,带动家乡群众增收致富,先后在三家花卉基地做过,因为人勤快、懂技术,工资从最开始的3000多涨到9000多块,很多老板都想把我挖走,说给我加工资,但我都没有心动过。”李江说,“创业有风险,但是我不可能一辈子给别人打工啊。”

李江介绍杜鹃花苗生长情况

面对高工资和老板的挽留,李江并没有犹豫,加上水城朋友的邀请,他毅然带着多年学到的技术开始创业。

创业初受挫 提振信心拼

2014年,朋友提供大棚,李江带着技术和8万多元资金来到水城以朵森林公园开始创业。“花期的时候,我带着两瓶矿泉水和几个馒头,每天凌晨四五点就到花坡上观察杜鹃花和采集种子,有时候直接睡在车上,纳雍和百里杜鹃的花坡我都去过了。”李江说,“由于第一次采种错过了最佳时期(晚了10天左右),向阳处的好种子炸开落地了,只采到背阴处的种子,可发芽率只有20%左右,成活率也不高,最后都化苗了。”

虽然第一次失败了,但李江并没有产生过放弃的念头,他总结经验,以必会成功的信心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在第二次,也就是第二年成功了,“当时发芽率和成活率都在90%以上,育有10多个品种。”李江说。

因为信得过朋友,李江一心扑在杜鹃花育苗研究上,对于朋友卖出的杜鹃花苗的价格李江从未有过疑心,直到有一天顾客找上门来说自己花每株50元价格购买的杜鹃花出了问题,李江才知道朋友跟他说的卖价比实际少了一半。李江说:“与没有诚信的朋友合作没意思,处理完剩下的花卉后,我就回纳雍龙场老家了,技术是我的,我在哪技术就在哪,只要不放弃,敢做敢拼,我相信梦想一定会实现的。”

杜鹃花育苗基地航拍

借力再发展 家乡扎下根

2018年5月,李江扛下所有压力,返回老家,来到龙场镇小营社区租下了15个大棚,重头开始。李江感慨:“一开始所有人都反对,直到我将因建风力发电场被挖掉丢弃的若干株野生杜鹃花移栽成活后才得到认可。”

杜鹃花种子育苗前期投入大,效益回收慢。李江先后把自己在外打拼16年的60余万元积蓄全部投入,龙场镇在云南创业的村民尚跃发看到李江培育杜鹃花苗的商机后,积极向李江引荐了云南的张林波和孙成档两位老板合伙入股,三人追加投资300余万元扩大李江的杜鹃花育苗规模,并成立了纳雍县龙场镇箐脚村志诚农业专业合作社。“镇党委、政府非常支持和关心我们,还请省里的专家到基地指导,给我们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如今租赁的这100多个大棚都不够用。”李江说。

李江在介绍抢救回来的杜鹃花

据李江介绍,目前很多专家尝试嫁接杜鹃花都没有成功,移栽也不现实,只有采种育苗这个方法管用。“目前我们基地已经培育出20多个品种的杜鹃花苗,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正在研究培育花期晚的杜鹃花品种。”李江说。

市场前景好 带着百姓赚

“一般3年左右才可出售,每株约30元,4至5年正开花的每株价格100元至120元,基地现有一龄苗150余万株、两龄苗30余万株、刚出土的小苗百把万株。”李江说基地的杜鹃花苗今后将主要销往沿海一带,用于旅游景点和高速公路的隔离带、绿化带的美化亮化,但目前基地的产量还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的成品,他对培育杜鹃花苗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们现在已有40万株的订单,其中浙江10万株,湖北等地30万株。”

“创业很难,但是今天我觉得在家乡逐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我们基地务工多的时候有四五十人,平常时候也有十多人,其中贫困户7户,平均每人每天100元的务工费,去年工程量少,也支出了20万元左右的劳务费。”李江说。

务工群众正在给杜鹃花苗装杯

“我从前年就来这里管苗,以前在家种点苞谷、洋芋,没有好大点混头,勉强够维持生活,因为学生读书、家人生病就贫困了。”在该基地做长工的龙场镇周家寨村村民彭国华说,“有了政府和老板来搞这个产业,老板提供条件打工,供吃供住,每个月还有三千五六的工资,带动当地群众致富,比种庄稼又强多了,一句话就是,锅头有碗头才有,如果老板强大了有钱了,我们工人就有事做,有事做就有钱,就能摆脱贫困,产业做起来对大家都好!”(作者: 罗红叶、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