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多彩贵州>

这五年,百里杜鹃……

百里杜鹃铺就锦绣河山,绿色发展书写崭新篇章。“十三五”期间,百里杜鹃管理区始终将贯彻落实“两山理论”作为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根本遵循,坚持“生态化、全域化、国际化”引领旅游发展,围绕“花期之外、花区之外”发展全域旅游,聚焦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厚植旅游生态底色、推进旅游富民强区,不断提升服务力、增强吸引力、激活消费力,着力打造旅游发展新高地、开创转型发展新局面、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通过理论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等多方面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旅游业正成为推动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和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

“十三五”以来,百里杜鹃管理区在中央和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克难攻坚,苦干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和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等殊荣,旅游环境显著改善,旅游经济稳步增长、综合效益显著提升,游客满意度越来越高。2020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亿元,是2015年23.29亿元的1.8倍,年均增长9.8%;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年均增长11.5%;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1539元,是2015年7005元的1.65倍,年均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793元,是2015年22333元的1.51倍,年均增长8.6%。

创新体制机制 聚力转型升级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理念创新,构建旅游发展新模式”。百里杜鹃管理区不断深化“跨县组合、封闭运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2017年争取市委、市政府同意并正式托管大方县百纳乡、沙厂乡、黄泥乡和凤山乡联兴、白鸡两个村,普底景区、戛木景区、奢香军营山地公园、彝山花谷景区、百合景区“五大景区”全部纳入百里杜鹃管理区管辖范围,旅游发展要素进一步集聚。同时以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为改革重点,有序推进旅游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构建责、权、利相统一,人、财、物相匹配,规划、建设、管理相衔接的高效运作机制,并将杜鹃花资源开发保护、花节文艺汇演、旅游宣传推介等职能从相关行政部门划转到百旅集团,由集团公司独立对景区行使业务管理、市场开发、监督检查等职能,建立“大职能、小部门”的管理机制,进一步丰富“管委会+公司”工作模式内涵。

金坡景区百花坪(周燕林摄)

“十三五”期间,百里杜鹃管理区还以发展全域旅游为抓手,从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等角度推进旅游业发展。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任双组长的全域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单独设立旅游局,建立了“管委会+全域旅游发展领导小组+职能部门”的“1+1+N”机制,有效统筹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百里杜鹃跳花坡景区

通过发展全域旅游,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带动贫困群众发展特色种植、民宿、旅游商品经营,实现脱贫增收。“十三五”期间,百里杜鹃管理区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要素产品力度不断加大,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旅游集散体系、旅游厕所等设施日趋完善。成功建成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景区景点40多处,打造了16个省级重点旅游扶贫村寨。全区现有7.6万人从事旅游服务业,15万群众100%享受旅游发展红利。全区已接待游客1763.7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3.43亿元,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0.76%、15.42%。

创新产品业态 激发市场活力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在百里杜鹃管理区,人们或在彝山花谷畅游、在健身步道上骑行,或在特色民宿深度体验当地生活、在跳花坡景区体验沉浸式文艺演出,抑或在格佐美食节品尝特色美食、在熊熊火把照映下跳一曲乌蒙欢歌……

夏日的彝山花谷景区(肖玉洁摄)

“十三五”期间,百里杜鹃管理区一方面围绕消费升级、消费分级和消费分层进行创新,另一方面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技术手段进行创新,整合各级各类项目资金100余亿元,完成景区景点提级改造59处,建成花海大道、云锦大道、彝山花谷、跳花坡等游客服务中心和彝山花谷彩虹廊桥、心形玻璃观景台、花舍养生度假酒店等旅游业态,建成花舍、花冠酒店、花漾四季酒店、米底河度假中心等度假酒店,全区现有酒店、餐馆、农家客栈等服务设施519家床位11122个、餐饮企业389家餐位29196个。研发具有百里杜鹃特色的旅游商品5个大类212种,建成花海大道原风物馆、西门景停车场商业综合区等10余个大型商业体系,并把百里杜鹃“十大名小吃”推向市场。涌现诸多新产品、新业态及新发展模式,丰富了产品供给,提升了产品品质,给人们带来了更好的旅游体验。

百里杜鹃彝山花谷景区

百里杜鹃管理区还紧跟消费升级趋势,瞄准游客需求变化,强化精品意识,推进实施“旅游+”战略,促进旅游与体育、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建成省级生态体育公园1个、健身步道100余公里、越野跑赛道标识标牌60公里,人均体育场地2.27平方米,15分钟健身圈在花都鹏程实现全覆盖。常态化举办彝族“火把节”“彝族年”、苗族“花坡节”、满族颁金节、白族团圆节等少数民族节日节庆活动。成功举办3届越野跑挑战赛、2届全国山地自行车邀请赛和夏令营、模特大赛、徒步大会等体育赛事活动。

创新生态保护 厚植发展底色

“十三五”期间,百里杜鹃管理区坚持把“生态化理念、全域化发展、国际化标准”作为全区旅游发展的主攻方向,建立完善自然系统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机制、经济系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机制、社会系统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导机制,推动餐饮、住宿等旅游服务业低碳化发展,努力实现全区自然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化”,引领全区经济转型发展、提质发展。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景更美,已成为百里杜鹃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百里杜鹃湖(周燕林摄)

按照城市村镇园林化、机关单位景观化、道路农田林网化、山川丘陵森林化的要求,深入实施绿色百里杜鹃行动计划,完成退耕还林7.75万亩、退耕封育2万亩、巩固退耕还林2.5万亩、特色经果林4.13万亩、其它营造林13.35万亩,2020年森林覆盖率预计将达到69%,较“十二五”末提高7.57个百分点。

用好森林资源保护“六个严禁”和环境保护“六个一律”两把利剑,落实森林管护面积47.32万亩。加强野外用火管理,切实做好森林火灾监测和预报,森林火灾受害率0‰。杜鹃花都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水质均达Ⅲ类以上。《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建成并投入使用,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黄泥乡槽门村梦溪湖(百里杜鹃融媒体中心供图)

依托百里杜鹃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机遇,着力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不断筑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以旅游发展实现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做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按照“茶、花、旅”一体布局的思路,充分做好“花区之外、花期之外”两篇文章,围绕景区景点布局茶叶、花卉等特色产业,成功申报百里杜鹃红、索玛茗珠、鹃山映雪、朝门贡茶、金坡翠芽等9个茶叶品牌商标,推出“百里挑一、一贯好茶”区域茶叶品牌。同步开发花酒、花饼、花茶等旅游商品68类212种,瑞禾集团利用公司种植茶园进入初采期的机遇,推出红茶、白茶、绿茶等旅游商品。围绕“三带N组团”发展思路,发展林下经济1.77万亩,推动林下经济有序发展。

百里杜鹃管理区沙厂乡白果村御赐银杏树(胡秀娥摄)

举首碧空万里,闭目水潺鸟鸣。百里杜鹃的诗意栖居,正是五年来以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的生动写照。以生态理念为指导,以旅游发展为路径,百里杜鹃管理区产业转型不断向纵深推进,经济发展迎来崭新气象;在这里,彝山花谷、跳花坡等景区景点相继建成;在这里,阳光大地集团、广州越秀集团等一批大型企业先后入驻;在这里,杜鹃花城、黔宜国际、杜鹃海岸等房开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在这里,九龙洞、米底河、长生秘境、启化温泉等景区景点蓄势待发。

回眸青山依旧在,放眼绿水需长流。“十四五”期间,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百里杜鹃管理区将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昂首前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不断做强绿色经济,全力打造百里杜鹃新未来。(作者:赵华海、孙大敬)

来源:毕节日报全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