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多彩贵州>

“江河颂 乌江之变”︱息烽县石洞镇:水利兴 产业旺

中国网多彩贵州3月28日讯(何远竹)“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作为典型的旱作农业乡镇,息烽县石硐镇以”水“为媒,在水利保持生态治理与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绘就了互生共进新蓝图。

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大棚内,绿油油的蔬菜生机盎然

水土治理 唤醒沉睡的土地资源

息烽县石硐镇,地处黔中腹地,东临开阳,南接修文,西北与遵义市播州区、毕节市金沙县隔江相望。位于贵阳生态保护发展区、贵阳中高端制造业核心配套区和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实体经济带上,素有“川黔锁钥、黔中咽喉”之誉。

汽车行驶在石硐镇蜿蜒崎岖的山路间,车窗外,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沐浴着阳光在微风中摇曳,一簇簇农户的民房间冒着袅袅炊烟,不远处,是一列列白色的大棚……三月的石硐镇,繁花锦簇、春意盎然。

54岁的燕志英正在大棚内进行土地平整工作

“过去,我们这里的土地因为贫瘠基本都被撂荒了,撂荒的土地里长满了杂草,因为经济效益低,村民们几乎不愿花时间打理,村里的老人孩子几乎都愿意出去打工。2017年后,通过不懈努力,我们共争取到了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小流域治理、石漠化治理等近5000万元项目资金投入水土流失治理以及完善机耕道、生产便道、灌溉沟渠管道、抗旱水池等一系列基础设施,让过去许多因贫瘠而撂荒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沉睡的资源得到了唤醒,生态效益十分显著。”走进一片白色的大棚,石硐镇党委书记刘福海向记者介绍。“这是我们的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大棚,也是贵阳市的”菜篮子“,贵阳市民餐桌上的蔬菜基本来自这里。”

基地大棚间,一条条沟渠、一根根管道互通互联,大棚内,一片绿油油的蔬菜生机盎然,忙碌的工人们穿梭其间。

据了解,自2017年以来,石硐镇实施的坡耕地综合项目总投资3914万元,共治理7.51平方公里,在控制水土流失、增加储水总量、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石硐镇水土治理工程和生态建设农业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曾经因劳力外出务工而“撂荒、沉睡”的土地再度焕发生机。‍

从曾经的杂草荒地,到如今的绿色肥地,石硐镇正在努力描绘属于自己的绿色生态发展蓝图。

水利保障 助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宝贵的水。“有了水利保障,我们的耕地土质得到了有效改善,土地使用面积成倍增加。以前撂荒的土地无人问津,而现在每亩耕地每年流转费最低400元,有了水源保障,避免了干旱季节农业靠天吃饭的风险,有效助推了农业的提质增效。”刘福海介绍:“2017年,石硐镇通过水土保持生态治理项目,使农业产业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石硐镇的猕猴桃产业万亩片

结合石硐镇特殊的地形、地貌及气候特点,石硐镇精准发力,选定猕猴桃、脆李和蔬菜作为重点发展产业,烤烟、花椒、樱桃、茶叶等其他产业互生共进,通过完整的水利保障,补齐了石硐镇作为典型旱作农业乡镇的短板,石硐镇的农业产业发展越发欣欣向荣。

“截至目前,我们引进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达57家,完成产业结构调整4.4万余亩,占全镇可利用耕地面积占比达73%以上,其中已发展种植猕猴桃1.16万余亩,脆李1.85万余亩,刺梨、茶叶、花椒、樱桃等其他经济林木6700余亩,烤烟3000余亩,初步建成4400余亩贵阳市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刘福海介绍。

生态引领 农业产业助推经济发展

“我今年54岁了,2017年以前一家四口都在浙江宁波打工,家里的6亩耕地没人种也没人租所以只能撂荒,后来村里建蔬菜基地,合作社流转了我家的6亩耕地,听说只要我们愿意我们能进基地打工,想着离家进,一家人便毅然决然回到了村里。现在我在基地负责每季收成后的土地平整和牵管灌溉工作,工资按每亩50元一天结算,多劳多得,但我身体不是很好,一天只能干两亩,平均一个月2000左右,在家门口打工,不用租房、减少了很多开销,每年年底6亩土地每亩还有1100元的分红,日子比以前好过得多。”石硐镇龙坪村村民燕志英一边挥舞着锄头一边时不时抬头和记者聊天。

在石硐镇,燕志英家的生活写照,只是众多村民生活变化的一个缩影。

大棚间互通互联的灌溉保障管道

在农业企业的带动下,石硐镇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村民返乡就业,据统计,仅2020年,石硐镇全镇发放务工工资达3000余万元,农业产业每日所需各类务工工人均在千人以上,人均日收入在100元以上。不仅如此,农户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将生态资源变成了可持续获益的资产,仅去年一年,石硐镇农业企业支付给农户的土地流转费就在1000万元以上,农户以土地入股获得了分红达250余万元。

“水利兴、产业旺、百姓富”石硐镇用实际行动和发展成效诠释着“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