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多彩贵州>

七星关区: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 增强老年人幸福感

实现老有所养是新时期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工作核心。近年来,毕节市七星关区以全区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政策扶持,优化养老产业结构,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七星关区晚晴康养中心

走进碧海街道晚晴康养中心,崭新的楼房、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

“这里环境好、服务好、设施设备齐全,老人也多,我们一起打牌、看电视、聊天,生活过得很惬意。”说起在康养中心的生活,80岁的饶礼凤笑容溢满了眼角,她是地区百货公司的一名退休职工,因年纪大加上身患高血压,家人不放心其一个人在家,便将她送到了康养中心照顾。生活了两个多月,老人觉得这里工作人员专业耐心,在这儿养老既安心又放心。

老人们在一起就餐

晚晴康养中心于2020年8月投入运营,是一个集颐养、生活照料、康复保健、护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养老机构,也是七星关区首家公建民营、医养一体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目前该中心投入资金1100万元,占地20余亩,建筑面积约8000多平方米,设置养老床位180多张,并有豪华标间豪华单间两种户型。每个房间内备有电视、独立卫生间、24小时热水沐浴、紧急呼叫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等基础设施。

在康养中心的3楼,有棋牌室、书画室、手工室、社工工作室、多功能康复室、影音室、舞蹈室等等,康养中心作为毕节市书法、美术、摄影协会创作基地,来自毕节市的许多艺术大师提供了多件书法、绘画、摄影等艺术精品,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老年人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者,他们经历过风风雨雨,为国家做出了积极贡献,理应拥有幸福的晚年。”晚晴康养中心副总经理张莉介绍,现在很多退休的老人都渴望能够在环境优美又有文化的地方养老,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而晚晴康养中心的建立,能极大满足他们的需求。去年9月,中心被省民政厅授予“2020年度贵州省示范养老机构”称号,目前中心处于试运行阶段,已有10余人入住。

扶老人散步

给老人理发

晚晴康养中心致力于给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的康养环境,是七星关区推进康养事业发展、改善民生、增强群众幸福感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七星关区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养老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七星关区总人口165万人,截止2020年底,区内60周岁以上老年人有17.5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1.63%。为更好回应老年群体对“老有颐养”的美好向往,七星关区委区政府相继出台了《农村敬老院规范管理细则》《老年人优待办法》《“十三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实施细则》《农村养老服务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等政策文件,为推进全区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同时,七星关区不断加大对养老服务行业投入力度,2011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9000余万元,兴建农村敬老院34所,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23所,农村幸福院115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2个,确保每个社区老年人都有活动场所,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目前,达到贵州省“二星级”建设标准敬老院22所,三星级建设标准敬老院4所,供养床位1270张,全区为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落实了照料护理人256人。

此外,七星关区积极支持民办养老服务业发展,积极落实民办养老机构优惠政策,成功引入3家企业创办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下达建设补助资金累计102.9万元;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每年支出购买服务资金264.52万元,开展居家社区日间照料服务和上门实体服务,切实提高特殊困难老人的生活质量,让晚年生活多姿多彩更有温度。

康复训练

如今,“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正在七星关区变为现实。康养中心里,运动锻炼的老人精神抖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读书下棋的老人怡然自得;农村幸福院中,唱歌聊天的老人笑声不断……

通过多元化布局,七星关区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布局合理、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全区养老服务政策更加健全,市场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养老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得到不断满足,一幅幅“情暖夕阳霞满天”的美丽画卷正渐次铺展。(作者:李金苗、路小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