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多彩贵州>

【人才助力高质量发展】毕节:人才资源总量85.63万人,居全省第三

2020年,毕节市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决战脱贫攻坚、建成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日前,记者从毕节市人社部门获悉,截至目前,毕节市人才资源总量85.63万人,居全省第三。

毕节市城区

多措并举,精心引才

大力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引才”行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结合全市人才队伍结构,及时制定人才引进需求计划,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积极引进各类人才,充实壮大人才队伍。聚焦“产业脱贫、教育脱贫、医疗脱贫”,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引才”活动。2020年,全市共引进各类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391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166人。

立足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采取“人才+项目”“项目+人才”模式,柔性引进各类人才126人。聘请中国农科院19名专家作为毕节市脱贫攻坚特聘专家和新能源(锂电池)产业发展智库专家,聘请3名博士后科技服务团专家作为织金县产业发展特聘顾问。

用好用活公开招聘倾斜政策。有效解决“招人难、留人难、成长难”等问题,提升党政人才总量。2020年,全市共批复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计划2215个,公务员和选调生招录计划322个,招收“特岗教师”2105人。截至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85.63万人,居全省第三。有博士65人,硕士2180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769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12971人。

紧扣产业发展,精心培育人才

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重点学科、重点领域发展需求,不断加强人才(团队)培育和平台载体建设。

大力培育行业高层次人才。积极做好省核心专家、省管专家,“西部之光”“甲秀之光”等人才评选项目推荐申报工作。2020年,入选第5批省核心专家1人(已公示结束)、第4批省管专家管理期结束重新申报纳入管理2人;入选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人、入选贵州省“甲秀之光”访问学者16人;入选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3人;组织开展毕节市第六批市管专家申报评选,命名表彰市管专家29人。

持续加强人才平台载体建设。积极组织参与省级平台载体的申报建设,不断建强毕节市人才工作平台。2020年,入选省人才基地7个,目前累计入选省人才基地10个、命名授牌市级人才团队23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高技能培训基地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7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

实施“四项行动”,盘活现有人才

开展领办创办计划。充分发挥技术人才优势,实施专业技术人员助力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鼓励支持149名事业单位人员领办创办山地高效农业发展项目140个,带动10512人就业。

开展专家服务基层计划。实施科技联乡帮村、乡土人才扶贫带富、圆梦小康专家计划,开通农业专家服务热线,成立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88个,选派2885名农技人员服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专家带富成效明显。选派305名农技人员和446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开展服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帮扶工作。

开展市外专家智力帮扶行动。协调组织40余名专家赴毕开展智力帮扶活动,培训各领域人才1500余人次,开展农业技术指导200余人次,帮助解决技术难题45个。积极配合开展第84批中国博士后科技服务团(贵州毕节行)活动,8名博士专家深入产业基地,帮助解决技术难题55个,服务人数306人。

开展就业扶贫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共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81.14万人,促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13.3万人。2020年,全市共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8.5万人,引导返乡就业创业11.24万人。

建立激励机制,优化人才生态

健全人才服务管理体系,实行人才“绿卡”优惠制度。2020年全市共发放人才绿卡192张,其中防疫一线医务人员151张。

加强人才关心关爱,强化高层次人才政治引领吸纳。2020年,举办“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专题研修班1期,培训50名高层次人才。建立省管、市管专家建言献策通道,适时召开人才代表座谈会,定时不定时收集各类专家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完善了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工作制度。组织160余名专家进行健康体检,慰问各类高层次人才14人。

健全人才激励体系,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低职高聘、高职低聘管理办法,打破专业技术职务职级终身制,真正建立专业技术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的聘任激励机制。(华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