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多彩贵州>

从“门外汉”变成业务精英 10年“0”纪录诠释初心

“爸爸,要是咱家能住在你的辖区多好,这样,我就可以每天看到你啦”金沙县公安局政务窗口民警杨兴宇回忆,这是女儿十几年前对在城关派出所工作的他而说的话,每每想到这里,老杨的思绪仿佛又回到那个时光……

杨兴宇1989年毕业后,分配到金沙县官田乡政府工作,1998年由于对公安工作的热爱,通过努力加入到公安队伍中,成了“杂货铺”的一员。张家的鸡吃了李家的菜,刘家的牛又跑了,王家和陈家又闹矛盾了……那时的治安并不复杂,但是家长里短,纠纷不断,这个初到警营的“愣头青”却毫无头绪。“既然不会,那就从头学起。”在参加工作之初,杨兴宇说。一件件小事,一次次的调处,23年时间,“愣头青”慢慢的成了“多面手”。

清除城市“牛皮癣” 乔装追踪端窝点

2003年老杨因工作突出,被调往治安环境最复杂的城关派出所工作。这一干就是11年,时光回到2009年6月的一天,老杨准备巡逻完辖区过后,结束忙碌的一天。

那晚,炎热的城市正在“降温”,灯火辉煌的街道,似乎有些“伤疤”格外刺眼,就在老杨返家途中,看到辖区一居民楼的墙壁上喷着“办证”加一连串的电话号码,这让老杨陷入了沉思,“我必须要把这帮人揪出来”!老杨沉思片刻之后说到。

他拿着手机根据墙上的电话打了过去,电话那头的男子信誓旦旦的说到就没有他办不了的证,言语之间还表现出自己能力非同小可,老杨判断这背后一定有一个团伙,通过多方摸排,终于确定了该男子的身份。为了斩断这一利益链条,将犯罪嫌疑人一网打尽,老杨决定前期先收集犯罪证据,乔装跟踪该男子,以引出他背后的组织。

整整一周过去了,这名男子迟迟没有动向,难道是自己的判断出现了失误?老杨对自己的想法产生了怀疑,但他决定再坚持坚持。

他的坚持没有白费,第二天该男子就从客车站上了临近县市的车,意识到机会可能来了,老杨与同事一道乘车追踪该男子,看到该男子拿着办理好的假证件出来后,老杨及同事迅速出击,将该男子抓获,根据其提供的线索,巡线追踪,一举将背后的团伙成功端掉,并在制假窝点搜出各类假证5000余份,涉案金额10万余元。

从警多年练就“火眼金睛” 一把螺丝刀牵出连环盗窃案

2010年5月的一天,夜深风轻,繁星点点,街道褪去了日间的热闹,全城入梦。小巷伸手不见五指,唯见几朵红蓝相间的警灯闪烁的灯光。

老杨和往常一样,带领三名辅警深入辖区开展巡逻工作,在小地名合里昌巷子里时,和一个男子擦肩而过,凭着多年工作经验和职业敏感,一个微小的细节引起了他的注意,借着微弱的灯光,看到男子后背的T恤微微隆起,腰间似乎别着什么东西。

老杨和几名辅警立即将其拦下,通过现场盘问,男子拿出别再腰间的一把长约30厘米螺丝刀,但老杨在询问他螺丝刀的用途时,该男子面露难色,支支吾吾,答非所问,并且拿不出证明身份的证件,老杨觉得事情不是那么简单,当即决定将男子带回派出所进行进一步核查。

在派出所,该男子拒不配合,老杨当机立断,通过其他方式找到了该男子的住处,在男子租住房屋的外面,老杨发现了一辆被暴力破坏车头,搭线打火的摩托车,还发现一些零零散散的工具,这下老杨更加坚信,这个人有问题。

随即老杨与同事一起,对该男子加大询问力度,并向其出示被破坏的摩托车照片。证据面前,男子终于低下了头,向公安机关交代了自己在金沙城区连环作案14起的疯狂行为,涉案金额约4万余元。

诠释初心,用“0”交答卷

年轻人敲击着键盘,熟练的办起业务,户籍窗口前办事群众络绎不绝,办理民警头上微微有些汗珠......2011年11月的一天,这是老杨从社区民警被调任到户籍窗口工作第一天的所见所闻。

岗位换了,老杨心里有些许紧张,自己会办案,会调解,会做群众工作,唯独面对这电脑,这数据,很是头疼,一下子什么都不会了,户籍相关的业务,他是陌生的,已经41岁的他,拼音吃力,五笔也没有学过,一个手指一个手指慢慢去按,工作效率会大大降低,群众等得太久,难免会不耐烦。

为了克服这一困难,老杨决定虚心和单位里的“小年轻”学习五笔,跟着另一个户籍窗口民警学习户籍相关知识。“王旁青头兼五一,土士二干十寸雨”......从户籍申请到表格填写......老杨抱着自己的笔记本耐心的纪录,到了晚上,人去楼空,唯独老杨还在跟着笔记本纪录的内容,一遍一遍的操作。“门外汉”慢慢地摸出了点门道。

2018年6月,老杨再次因为工作出色,被调到金沙县政务中心公安窗口,换了工作地,但是工作性质还是一样的,办理业务种类变多了,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老杨还是初心如故,不懂就学,很短的时间内,老杨就掌握了其他知识,慢慢地从“门外汉”变成了业务精英。

在窗口的10年时间,老杨累计办理各类证件10万余件,很多急、难、重问题老杨都一一帮百姓落到实处。

这10年,他办理业务0差错。

这10年,他服务群众0投诉。

这10年,他的服务窗口0差评。

老杨,还在不断刷新他“0”纪录,继续前进。

(杨希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