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多彩贵州>聚焦贵州>

贵阳以建设“中国数谷”为引领 发展数字经济 增添新的动能

5月26日—28日,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举办,全球大数据业界精英围绕“数智变·物致新”的年度主题开展深入交流合作。

作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坚定不移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通过“数博会”这一大数据领域的国际性盛会、世界级平台,积极抢占大数据发展制高点,深入挖掘大数据发展潜力,开拓数字经济“新蓝海”。

千帆竞发,勇立潮头。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背景下,贵州以贵阳市、贵安新区为核心区,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打造数据中心上下游产业、智能终端产业、特色数据融合产业等产业集群;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快数字技术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数字化治理,提升政府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汇聚大数据英才,共享数字经济红利,为高质量发展持续增添新动能。

2020年,贵阳市GDP总量达4311.65亿元,5年跨越两个千亿级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万美元;在省会城市中,贵阳市GDP增速位居全国第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云”比例超过85%,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指数达到51.1。

星光不负赶路人。贵阳以一份沉甸甸的数字经济发展成绩单,为“十三五”画上圆满句号。“十四五”开局,贵州力争“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作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主战场,贵阳市挺起“敢抢”的担当、提高“会抢”的本领、汇聚“共抢”的力量,以建设“中国数谷”为引领,全力发展数字经济。

闯出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在贵阳市观山湖区贵州兴达兴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听不到混凝土搅拌站震耳的轰鸣,见不到漫天飞扬的尘土,整个生产线采取全封闭、自动化运作,工人寥寥无几,生产效率却比过去提高了10%。

“客户订单通过手机APP提交到平台,系统计算出符合生产标准的比例并自动执行生产。”贵州兴达兴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刘富慧介绍,通过智能化平台,公司可实现对混凝土生产、销售、物流、施工等全过程的数字化管控。

刘富慧算过一笔账,通过集成化远程操控,公司每年可节省200余万元人力成本;同时,生产效率提高10%,交易成本降低40%,管理成本降低50%,综合制造成本降低15%,油耗成本降低10%。

在贵阳,大数据产业的蓬勃发展,正成为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贵阳正以“闯”的拼劲和姿态,以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为先导,强化数字赋能,勇当创新驱动引领的示范。

“十三五”时期,贵阳·贵安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成,出省带宽1.7万G,成为国家互联网重要枢纽;深入开展“百企引领”行动,2020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互联网、相关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电信业务总量增速分别为17%、50.1%、26.1%。

贵阳市大数据产业发展实现从“风生水起”到“落地生根”再到“集聚成势”的精彩“三级跳”。

能否在千帆竞发中继续勇立潮头,抢得“新机”?贵阳依托大数据发展战略优势,深化质量强市各项工作,并紧扣“一品一业、百业富贵”发展愿景,以质量引领、创新驱动促进发展转型,推动中高端制造,促进中高端消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贵阳市瞄准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短板和突出问题,提出加快发展数据中心集聚区、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并把这3个产业打造成为千亿级产业集群,以此作为推动数字经济升级突破的重要抓手,全面提升面向全国的算力服务、交易服务、安全服务和人才服务能力。

点燃“数”融百业新引擎

2020年2月,贵州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贵阳市、贵安新区融合发展正式拉开帷幕。这一决策,着眼于统筹产业布局,提高了大数据产业政策统一性和执行协同性,形成了大数据产业规划统一、政策同步、项目联动、分工协作的高效能,为高质量发展添能蓄势。

“数据不流通,就不能变成财富。客观来讲,我们对数据价值的挖掘利用才刚刚开始。”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贵安新区党工委书记赵德明形象地将贵阳比喻为“大数据信息流时代的码头”——贵阳大数据要实现从“货栈”“仓储”“加工”到“商贸”的转变,打造更加丰富的大数据应用场景,加快大数据与各行业深度融合。

走进贵阳市开阳县禾丰乡马头村百花山的云山茶海基地,茶树间耸立着一根高高的杆子,上面安装的摄像头观察着茶叶的长势。

曾经,茶叶的生长情况一直是贵州青蓝紫富硒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昌愉的“心病”:“雨季雨水泛滥,茶树受涝易引起烂根,生长情况堪忧。”

2019年,茶园引进大数据技术,问题得到了极大解决。杨昌愉介绍,茶园里杆子上的智慧农业监测传感器能实时收集温度、湿度、光照等信息,可以在雨季来临之前开沟排水,减少茶树病害的发生。

得益于大数据的支撑,茶叶质量、产量得到双向提升。今年以来,云山茶海茶叶产量达2万斤,预计全年茶叶总产量达70吨。

“大数据+农业”“大数据+智能制造”“大数据+社会治理”……“数”融百业,“智”兴万物,“数据”这个新型生产要素,已成为贵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源,助力各行各业和各领域提质增效。

“十三五”以来,贵阳市、贵安新区围绕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建设,以“万企融合”行动为抓手,激发实体企业与大数据融合发展动力,全面促进大数据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了数字产业“质量和速度”双升、数字融合赋能加速。

据统计,2020年,贵阳市、贵安新区大数据企业达到5000多个。

为推进数字贵州、“云上贵州”平台建设,南方电网贵州公司加速推动南方能源数据中心落地贵阳贵安,确保为“强省会”五年行动提供优质可靠的数字电力服务保障。

“2021年,贵阳贵安将加快推动实体经济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实现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53左右。”贵阳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局长吴宏春表示。

抢占大数据创新制高点

2020年贵阳市参与制定或发布大数据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3项、地方标准1项;打造全国首个城市级自主可控主权区块链平台,发布《贵阳主权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白皮书2.0》;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工程实验室建成并通过验收,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贵州大数据)通过验收。

2020年,全球首部多语种大数据标准术语体系《数典》在贵阳发布,以“数典工程”为核心的标准体系建设,以“块数据”、数权法、主权区块链“数字文明三部曲”理论体系建设和以“中国数谷”为核心的全球传播体系建设等制度性成果实现重大突破。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贵阳没有停步,而是以创新思路化危为机,举办了“永不落幕的数博会”。从线下转到云端,“数博会”的吸引力不仅没有减弱,反而给参会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合作交流延伸到了更广的空间和更长的时间。

“十三五”以来,贵阳抢占大数据创新制高点,积极参与大数据产业标准制定,占领了以“块数据”为核心的理论创新制高点、以地方立法为引领的制度创新制高点、以标准制定为主导的规则创新制高点和以场景应用为驱动的实践创新制高点。在大数据创新领域领先领跑,贵阳已经成为中国大数据发展的策源地之一和引领大数据发展的重要风向标。

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2020年贵阳市创新能力指数达到55.8%,在全国72个评价城市中位列第二十四位。

今年以来,贵阳深入实施创新能力强化工程,加快推进贵阳市国产数据库应用试点工作,推进主权区块链贵阳节点建设,探索“享链”应用场景落地,全面开展大数据标准术语体系、大数据人才体系等理论体系创新。同时,结合大数据安全靶场建设,在大数据安全示范区构建较为完善的产学研科创体系,持续加大产业聚集力度,打造国家级大数据安全产业集聚区。

谋定而动,实至势成。贵阳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一幅生机勃勃的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黄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