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多彩贵州>

贵州省现代能源产业新闻发布会召开

11月25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贵州省现代能源产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3月,省委省政府将基础能源产业和清洁高效电力产业合并为现代能源产业,进一步发挥能源产业战略性基础性支撑作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省能源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大力实施煤电扩能增容提质行动,加强煤电油气运调度,全力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各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能源保供阶段性成效明显。经过各部门、各市(州)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迅速行动,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措施,全省能源保供稳价取得阶段性成效。从电力供应看,近段时间省统调电厂开机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发电量保持在5亿千瓦时以上,省内供电量保持在4亿千瓦时以上,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从煤炭供应看,全省累计生产原煤1.13亿吨,同比增长8.7%,供应电煤6202万吨,同比增长12.7%。省统调电厂存煤670万吨以上,可用天数29天。从油气保障看,全省成品油库存稳定在30万吨、可用15天以上。天然气供应16.83亿方,预计供暖季日供应最高达1100万方,储气能力达1.35亿方。

二是现代能源产业对经济支撑作用凸显。现代能源工业总产值2690亿元,占全省十大工业产业总产值的22%左右。规模以上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两年平均增长5.4%,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22.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6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工业增加值459.2亿元、税收贡献70.7亿元,电力工业增加值357.2亿元,税收贡献57.4亿元。全省719个能源项目完成投资682亿元,同比增长14.2%,提前3个月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威赫电厂、马依西一井、黔西南农光互补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累计建成充电基础设施26369个。

三是水火互济、多能互补优势凸显。贵州省煤炭资源和水能资源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煤炭资源保有量766.1亿吨、居全国第5位,水电资源技术可开发量2346.8万千瓦、居全国第6位。今年以来,全年流域来水偏枯2成、四季度偏枯3成,水电发电量大幅下降,火电成为主要支撑电源。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9.8%。火电发电量同比上升6.2%,两者实现了有效互济。同时还具备丰富的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和地热能资源。新增煤层气探矿权5个、页岩气探矿权6个,煤层气、页岩气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9.7%、325.8%,天然气自给能力进一步提升。出台了《贵州省地热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该《规划》是全国首个从全产业发展的角度对地热能发展进行布局的省份。下一步还将出台《加快推进我省地热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四是现代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融显。推广应用煤炭绿色开采技术,大力推广应用煤炭绿色开采技术,因地制宜推广应用N00、110工法和充填开采、煤炭地下气化开采等先进技术及工艺。启动4个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矿井、3个省级智能煤矿、5个井下5G应用场景建设,智能化采掘工作面达23个。加快煤矿瓦斯、煤矸石、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率53.2%,煤矸石综合利用率86.8%,煤矿矿井水综合利用率64.8%。推动省政府出台《煤电机组改造升级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全面推进现役煤电机组开展节能、超低排放、智能化等改造,试点推进灵活性改造,进一步降低现役煤电机组供电煤耗。目前已完成12台、504万千瓦煤电机组改造。今年下达开展前期工作的光伏、风电项目装机2166万千瓦,现已有540万千瓦开工。推进4个水风光一体化可再生能源基地、5个百万级光伏基地加快建设,建成光伏装机达1056.6万千瓦。

下一步,贵州省将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民生优先,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底线思维,坚决扛起能源保供政治责任,充分发挥煤电保障供应工作专班作用,统筹发展和安全、保供和节能、近期和中长期,开展煤电油气运精细化调度,确保今冬明春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作者:李艳、陈正虎)